首页 » 热点要闻 » 正文

【科技扶贫】谢锦忠:心系竹农助脱贫,技术输出显成效

时间:2020年04月20日 来源:亚林所 文字:杨莹莹 图片: 编辑:宋平 点击:
图片

谢锦忠研究员为浙江省“一亩山万元钱”培训

竹产业是我国南方集体林区重要的林业支柱产业之一,大部分竹林分布在经济欠发达的山区,竹林经营是这些地区的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和主要经济来源。有着35年竹林经营研究经验的中国林科院亚林所竹类专家谢锦忠研究员,数十年如一日坚守科研一线为竹农解决生产问题,他始终坚信林下经济蕴藏巨大潜力和发展空间,通过不断探索和研究,让更多有实效性的生产技术在竹农手中落地生根,惠及万家。

让废弃竹林重获效益是竹农的心声

在2007年参加国家林草局科技司组织的一次科技下乡服务中,谢锦忠研究员得知,在一些发展笋用竹林的西南林区,因为竹林经营效益低下,致使竹农种植和经营竹林的积极性大打折扣,有些竹农甚至产生了挖竹种粮的想法,这让谢锦忠研究员陷入了沉思,如何防止竹农毁竹返耕,让竹林重获生机,让竹农重燃希望呢?

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和实地调研,发现在麻竹林下发展食用菌,特别是竹荪菌,是一种解决麻竹林经营效益低下的快速且有效途径。“竹荪的市场价值比较高,是林下经济品种中比较有经济价值的产品。”谢锦忠研究员说,一亩林地中可以出产80到120斤竹荪干品,而且每斤干品市场价格约在300元左右,一亩山的经济效益轻松超过万元。

将竹荪重新引入竹林进行仿野生栽培,即可振兴竹荪产业的发展,又可提高竹林的综合效益,还能改善竹林土壤肥力,同时增加了竹材及其废弃物的生物利用途径,拓展了竹材的利用领域,谢锦忠研究员说,这是一项一举多得的好事,这个研究成果和生产技术一定要传播给竹农们。接下来的十几年间,谢锦忠研究员及团队采用边研究、边总结、边推广的模式,深入全国大小竹林,将竹荪仿野生栽培技术从西南的重庆、四川、贵州逐步推广到东部的福建、浙江、江西和中部的湖南、湖北和广西等30多个县,栽培技术在试验推广中不断成熟,累计推广面积超过1800多亩,总产值超过4500多万元。

每年谢锦忠研究员都会前往全国各县乡村为竹农开展技术培训20余次,全年累计培训人数达1000余人。对此谢锦忠研究员深有感触:“常年与竹农打交道,他们已经把我当成亲兄弟看待,逢年过节都会通过短信或微信发来问候,我也建立了40多个专业群与他们保持联系,在每一个生产节点都会发“技术手册”进行提醒和指导,确保生产顺利进行。”技术辐射千万家,谢锦忠研究员带竹农走上了脱贫致富路。

谢锦忠研究员在在重庆指导竹荪菌种播种

技术改良与创新,让竹林效益翻倍增长

在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林科院亚林所陈连庆研究员联合国内同行,突破了竹荪大田栽培技术,使竹荪进入寻常百姓的餐桌上。但因其基质是木屑、棉籽壳、谷壳等的混合物,而且种植地农田的重金属含量高,使竹荪产品的氨基酸、多糖和微量元素等含量降低,重金属含量超标,品质变差,使竹荪的市场价一度低于每千克160元,菇农种植积极性受挫,竹荪产业严重萎缩。

如何在提升竹林效益、振兴竹荪产业的同时又将竹屑变废为宝,让竹农节约种植成本呢?

谢锦忠研究员和团队在经过多次实地调研和研究中发现了竹荪大田栽培不用竹屑做基质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竹屑基质化处理技术不过关,工序复杂等问题。经过1年多的反复试验和技术攻关,研制了竹屑发酵技术,使之成为竹荪、大球盖菇、姬松茸、羊肚菌等栽培的主要原料,扩大了竹屑的利用范围,提高了竹屑的经济价值,同时节省了竹农种植竹荪的成本。

谢锦忠研究员认为,精准扶贫是要讲实效的,科学技术不能只是花拳绣腿,要到生产一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推广竹林下竹荪仿野生栽培技术过程中,发现竹荪种植有个轮休问题,这给竹农带来了没法固定在一地生产的问题,降低了作业道、喷灌设施等基础设施的利用效率,同时增加了生产成本,不利于产业效益提升。针对这一问题,谢锦忠研究员和团队开创了以竹材和竹林废弃物为基质的“竹荪+大球盖菇”一年两季的栽培新模式。经过示范和推广,仅食用菌每亩产值就可高达5万元以上,每亩利润可达2.5万元以上。这种配置模式极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大幅度提高了竹林的综合经营效益。

技术支撑,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作为科技支撑浙江“一亩山万元钱”林业科技富民模式发展的重要咨询专家,为助力浙江竹产业健康发展,2019年在浙江开化桐村成立了“中国林科院亚林所谢锦忠专家工作站”。谢锦忠说,“最初的设想是发展林下经济,但实地调研后发现单服务竹林下经济还不够,要对大径材培育、竹制品开发、竹文化旅游也提供服务,这是一个为竹产业服务的综合性服务站,将充分利用自身的培育技术和竹子分会的专家集群,为桐村镇竹产业发展发挥积极作用。”目前已帮助建立竹林下竹荪仿野生菌栽培技术示范林30亩,产值超过90万元。除此以外,在浙江省纪委扶贫点——浙江省泰顺县罗阳镇岭北社区的3个种植点和四明山老区的2个种植点也都喜获丰收。

2020年初,中国林科院亚林所与安吉县自然资源与规划局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谢锦忠及团队将为安吉打造竹林下经济“两山”转化通道示范区和全面服务安吉竹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谢锦忠说,我们不仅要在浙江发展竹产业,还要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将技术输出到更多需要的地方,这个成果还在广西昭平、贵州赤水、重庆荣昌、梁平、涪陵等地区的脱贫攻坚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中国航空集团邀请亚林所为扶贫点广西昭平发展竹林下食用菌提供技术帮扶,经过近一年的努力,2019年底试种的10亩大球盖菇,第一潮菇每亩产量已近2000斤,预计亩产将超过4000斤,每亩产值将超过35000元。大球盖菇采收后将种植竹荪,目前已完成了30多吨的竹屑基质发酵工作,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打通市场渠道,促进“两山”转化

常年在竹区服务的谢锦忠研究员坦言,竹农目前最缺的还是技术和市场。我们不仅要指导种植,还要帮助村里对接销售渠道。对竹农来说,通过培训都可以掌握种植技术,但市场销售渠道却需要多个相关部门共同来开拓,这样才能让竹荪种植等林下经济真正惠及竹农。

2017年,中国林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陈幸良,学术部主任曾祥谓,兼职中国林学会竹子分会秘书长谢锦忠研究员广泛争取业内院士、知名专家和学者的支持,数十次深入我国南方竹产区基层和企业调研对接,探索建立了中国竹产业“产-学-研-科-工-贸”一体化协同载体新模式--中国(上海)国际竹产业博览会。

谢锦忠研究员说,“作为长期致力于竹林经营研究的科技人员,有义务和责任帮助竹农提高经营水平,拓展销售渠道,获得更多效益,这也是我们搭建这一平台的初心。”竹博会已连续举办3年,已成为竹业新技术—新产品的重要发布地。谢锦忠希望借助这一平台通过技术交流和竹制品商贸活动,促进竹加工业的发展,从而带动竹林资源培育产业的发展,给竹农带来更多、更好地效益。(杨莹莹/亚林所    图片由谢锦忠研究员本人提供)